9月25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闭幕,两份标志性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下称“杭州战略行动计划”)和《杭州宣言》发布。
《杭州宣言》是本届大会通过的一项高级别政治声明,重申了生物圈保护区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双重危机中扮演着关键的平台作用。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地区社区,青年以及科学网络加强合作,并在政策制定中优先考虑生态保护。《杭州宣言》强调了包容性,鼓励原住民、妇女和青年能够更多参与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之中。通过这些举措,《杭州宣言》巩固了全球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承诺,契合了生态文明思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为未来十年“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实施,描绘了切实可行的路线图,以增强世界生物圈网络作为可持续发展学习实验室的角色。行动计划强调了科学与政策互动、数字创新以及青年参与的重要性,通过设定可衡量的目标和完成时限,行动计划将确定生物圈保护区发展成为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典范,在全球推广使用。
“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长安东尼奥·艾伯鲁会上表示,这两份标志性文件最大的亮点在于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和包容性,同时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智慧。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卫东表示:“现在中国有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未来10年我们有一个目标,希望我们中国的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至少有一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据悉,本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以“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近4000名代表来杭,参会人数创历届会议最高纪录,参会人员的国家和地区代表性以及行业和领域代表性,也是历届会议最高的一次。
据了解,在为期4天的大会期间,举办了1场部长论坛、5场全体会议、17场区域网络会议、76场边会和平行论坛,与会嘉宾和代表深入研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此次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杭州“人与自然共生典范城市”荣誉称号办理股票配资,又授予临安区“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绿色发展实践地”荣誉称号。
老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